在工业园区、建筑工地、大型活动现场等场景中,传统安防系统往往面临部署复杂、响应滞后、人力成本高等痛点。如何快速构建一张智能、灵活、高效的安防网络?AI算法布控球集AI视觉分析、边缘计算、快速布防于一体,让安全防护从“被动监控”升级为“主动预警”,为多场景安防提供“即插即用”的智能化解决方案!

一、为什么选择AI算法布控球?
- 快速部署,3分钟构建智能防线
无需复杂布线,支持4G/5G无线联网、太阳能供电,可灵活架设于车载、三脚架或高空点位。开机即用,AI算法自动加载,3分钟内完成从安装到实时监测的全流程,满足临时活动安保、应急指挥、工地巡检等场景的快速响应需求。2. 一“球”多能,精准识别风险
内置高性能AI芯片与多算法仓,单设备同步支持:
人员离岗/聚集检测:划定监测区域,自动统计在岗人数与停留时长。
烟火识别与高温预警:双光谱热成像+可见光融合分析,误报率降低90%。 周界入侵警报:智能绊线、区域闯入实时推送,夜间红外补光无死角。
安全合规检测:安全帽、反光衣、口罩佩戴识别,语音提示违规行为。
- 智能联动,构建安防生态
与无人机、广播系统无缝对接,触发告警后自动联动喊话驱离、灯光威慑、视频取证。
数据实时回传指挥中心,支持多设备组网,形成全域联防。
- 军工级防护,无惧恶劣环境
IP67防水防尘、-30℃~70℃宽温工作、防爆设计,适应工地扬尘、暴雨、极寒等复杂环境,7×24小时稳定运行。
二、核心应用场景
- 工业园区与厂区
生产车间离岗巡检、仓库烟火防控、危险区域闯入告警。
访客未戴安全帽自动拦截,减少人为管理疏漏。
- 建筑工地与矿山
高空作业安全装备检测,周界防闯入,渣土车违规倾倒监控。
夜间无人值守时,红外监测结合声光报警震慑盗窃行为。
- 大型活动与交通枢纽
人流密度分析,预防踩踏风险;可疑物品遗留即时告警。
临时布控点快速覆盖盲区,提升安保效率。
- 应急救灾与野外作业
灾害现场快速搭建监测网络,识别被困人员与次生风险(如燃气泄漏)。
无需依赖固定电源,太阳能供电支持长期驻守。
三、客户案例:某化工园区智能升级
痛点:传统摄像头无法识别烟雾早期火情,周界误报率高,夜间巡检人力不足。
方案:部署12台AI算法布控球,覆盖储罐区、装卸点及围墙。
效果:
3个月内预警6起早期火情(电气线路过热),联动消防系统及时处置。
周界入侵误报减少80%,夜间非法闯入事件清零。
安全帽佩戴合规率从70%提升至98%,管理成本下降40%。
AI算法布控球不仅是硬件革新,更重新定义了安防的边界
成本更低:无需改造原有设施,单台设备覆盖半径达10米。
决策更智能:AI自主学习优化算法,越用越精准。
响应更敏捷:从“事后追溯”到“事前预防”,真正防患于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