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榕桑科技有限公司

应急处置一体化:AI火焰识别与自动灭火装置的完美协同

 

  一、传统充电棚消防痛点:被动响应的致命缺陷

 

 1.1 火灾隐患的“隐形杀手”

电动车充电过程中,电池过充、线路老化、短路等问题易引发自燃。据统计,2022年全国电动车火灾事故中,充电环节占比达68%,且夜间火灾占比超50%。传统消防依赖人工巡查,夜间监管空白期长,火灾初期难以被发现。

 

 1.2 应急处置的“低效困局”

传统消防流程需经过“发现火情→人工报警→消防队响应→现场处置”四步,平均响应时间超过10分钟。而锂电池火灾从冒烟到爆燃仅需30秒,黄金救援时间极短。此外,人工通知充电棚管理方、物业、社区负责人等环节耗时冗长,易导致火势失控。

 

 1.3 多方协同的“信息孤岛”

充电棚运营商、物业、社区安消负责人之间缺乏实时信息共享机制,火灾发生后需通过电话、微信群等低效方式沟通,延误处置时机。例如,某社区曾因物业与运营商信息不同步,导致消防喷淋未及时启动,造成重大损失。

  二、安消一体化方案:AI+自动灭火的多维协同

 

 2.1 AI火焰识别:毫秒级预警的“火眼金睛”

方案核心为高精度AI火焰识别系统,通过部署在充电棚顶部的双光谱摄像头(可见光+红外),实时监测电池温度、烟雾浓度、火焰特征。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,可区分正常充电热源与火灾隐患,误报率低于0.1%。一旦检测到异常,0.5秒内触发预警,并同步生成火情报告(位置、火势等级、时间戳)。

 

技术亮点:

多模态感知:结合温度、烟雾、火焰三重数据,避免单一传感器误判;

边缘计算:本地AI芯片实时处理数据,无需依赖云端,响应速度提升3倍;

自适应学习:根据充电棚环境动态调整识别阈值,适应不同季节、天气条件。

 

 2.2 自动灭火装置:分级响应的“灭火尖兵”

系统联动三级自动灭火体系,根据火势等级智能选择处置方式:

一级响应(初期火情):启动局部干粉灭火装置,精准覆盖起火点,避免水浸损坏电动车;

二级响应(扩散火情):触发消防喷淋系统,全棚覆盖高压水雾,抑制火势蔓延;

三级响应(爆燃风险):自动切断充电棚总电源,防止电气火灾二次引发。

 

技术优势:

精准定位:通过摄像头与灭火装置的空间映射,误差小于0.5米;

无损灭火:干粉装置采用气溶胶技术,灭火后无残留,便于后续清理;

断电保护:智能断路器支持远程/本地双模式控制,断电响应时间≤2秒。

 

 2.3 多级联动管理:秒级触达的“应急网络”

系统构建“1+3+N”联动机制,实现火情发生后1秒内通知多方:

1秒预警:AI系统同时向充电棚管理人、物业、社区安消负责人发送警报(短信+APP推送+声光报警);

3分钟响应:管理方需在3分钟内确认火情,系统自动记录响应时间,超时未处理则升级至上级部门;

N方协同:联动消防部门、电网公司、保险公司等,形成“发现-处置-善后”全链条管理。

 

管理创新:

区块链存证:所有操作记录上链,确保处置流程可追溯;

责任倒查:系统自动生成处置报告,作为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;

保险联动:与保险公司数据互通,快速启动理赔流程,减少纠纷。

 

  三、方案实施:从技术到落地的全流程管控

 

 3.1 硬件部署:模块化设计的“即插即用”

充电棚按区域划分监测单元,每个单元配置:

1台双光谱摄像头(覆盖20㎡);

2组干粉灭火装置(覆盖10㎡);

1套智能断路器(支持48路充电口);

1个声光报警器(音量≥110dB)。

 

部署优势:

低成本改造:无需大规模土建,现有充电棚可快速升级;

高扩展性:支持新增摄像头、灭火装置,适应不同规模场景;

易维护性:模块化设计,故障单元可单独更换。

 

 3.2 软件平台:云端管理的“智慧大脑”

搭建安消一体化管理平台,集成以下功能:

实时监控:可视化大屏展示充电棚状态(充电量、温度、火情);

数据分析:生成火情热力图,优化充电棚布局;

预警规则:自定义火情阈值,支持节假日特殊模式;

移动端APP:管理方可远程查看火情、控制设备、接收通知。

 

平台价值:

降本增效:减少人工巡检成本,预计节省管理费用40%;

风险预控:通过历史数据分析,提前发现高风险充电口;

合规管理:符合《电动车充电设施消防安全规范》等标准要求。

 

 3.3 运营服务:全生命周期的“保障体系”

提供“硬件+软件+服务”一体化运营:

7×24小时监控:专业团队实时响应警报,协助现场处置;

定期巡检:每季度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、清洁维护;

应急演练:每年组织2次消防演练,提升多方协同能力;

保险定制:联合保险公司推出“安消险”,降低运营风险。

 

  四、案例实践:某社区充电棚的“安全蜕变”

 

 4.1 改造前:隐患重重

某社区充电棚原有200个充电口,2022年发生3起火灾,均因人工巡检未及时发现导致损失扩大。物业需安排专人夜间值守,年人力成本达12万元。

 

 4.2 改造后:成效显著

部署安消一体化方案后:

火情发现时间: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0.5秒;

处置响应时间:从10分钟缩短至2分钟;

人力成本:减少80%,仅需1名兼职人员管理;

火灾发生率:2023年至今零火灾,居民满意度提升90%。

最新资讯

AI预警平台9
小程序
17.如何用火焰智能识别提升消防安全问题8.11搜狐号9
购物车
滚动至顶部